【西部开发新脉动】
山城重庆,地无三尺平,高楼错落有致,轻轨穿楼而过,被网友调侃为“8D”城市,让人觉得这里蕴含着无限可能。近年来,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,全力打造“智造重镇”、建设“智慧名城”,充分把握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”重大机遇。开放、创新、活力,让重庆正驶入高质量发展的“快车道”。
近日,“西部开发新脉动”网络主题活动组织记者来到重庆市进行调研采访。
建设内陆开放高地
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中欧班列(重庆)和“陆海新通道”的起点。重庆在这里“联通”世界,将“一带一路”走深走实。
截至今年6月底,园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5亿元,完工项目131个,累计入驻企业超3200家。
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罗书权:(东南西北)四条通道已达97个国家,全球将近230个港口和码头,这就是重庆走向国际化的表现。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开放过程中,我们做了很多探索和创新,比如(铁路提单)信用证的创新、国外保税仓转口贸易的创新等。我们开始做渝新欧,做陆海贸易新通道,全都是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,那么制度创新是放在第一位的。
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
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以占重庆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,贡献了重庆9%的工业产值。
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副总经理陈昱阳:我觉得我们比较成功的一点就是打造实验室,高端实验室。比如联合微电子中心,就是这样一个典型。我们投资了两三百亿人民币,建设了国内领先,甚至全球领先的硅基光电子的中试和规模量产的科研实验环境。
今年4月,重庆市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升级为“重庆市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”。依托“大数据+”“区块链+”,园区赋能传统企业、行业。
忽米网副总裁王艺谚:我们建设了重庆市的中小企业智能化赋能中心,针对中小企业,为它们上云,还有制造的诊断、制造方案的输出,以及帮助它们做培训实施等一系列工作,来赋能中小企业,让它们能够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探索“双城”新机遇
成渝地区自古以来文化同源、地理同域、经济同体。
鹅岭二厂,重庆的网红地标,每年的客流量超300万人次。
鹅岭二厂负责人周迓昕:今年3月份,受疫情影响,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往下发展的时候,我就想今年的游客会从哪里来。所以,3月8号的时候去了成都,找到今年跟我们同样境况的宽窄巷子,跟他们说,“难兄难弟,可不可以互相帮忙一把”。所以我们创意了一个项目,叫“成渝一家亲”,我们有个小标题,“远亲不如近邻强”。
五一当天,我们这边的客人就超过12000人次,70%都是成都的客人,非常成功地实现了成渝两地的互动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两个城市的优势互补。
(责任编辑:赵春燕)